为加快全省汽车行业新旧动能转换,促进汽车工业智能化制造的发展与合作交流,3月1日,由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支持、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主办的“2025第五届山东省汽车制造技术与智能装备供需对接大会”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一级调研员李纪军、主任科员郭腾飞、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谭秀卿、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专家智库主任冯晋祥等出席会议,副秘书长郭金娜主持了会议。
中国重汽集团及其子公司济南卡车、济南商用车、济南轻卡、济南动力、济南变速箱、济南橡塑件厂、济宁商用车、泰安五岳、中通客车、潍柴新能源等,还有北汽福田、青特集团、浙江飞碟、唐骏欧铃、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启征新能源、山东东岳、山东蓬翔、泰安航天、山东聚鑫、海汇汽车、菏泽齿轮、天博电气、济南慧成、义和车桥等汽车和零部件制造企业及智能装备企业200余人参会。
李纪军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随着国家支持汽车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发布,汽车产业加速向绿色智能时代迈进。山东省作为经济大省和工业强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济南市作为省会城市,更是将汽车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2024年,济南市汽车制造业产值已达到2000亿级规模,集聚了包括中国重汽、比亚迪、吉利新能源在内的一批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企业,形成了涵盖汽车制造、关键零部件、智能装备的完整产业链。今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确定了包括汽车在内的18条标志性产业链,坚持以产业链协同创新为抓手,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济南市根据实际进一步优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为牵引,加速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全力推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大会现场,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副处长谢国平带来了《2024-2025年商用车市场分析与预测》的精彩报告。她凭借专业的数据和深入的分析,清晰地勾勒出商用车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趋势,为企业制定战略提供了重要参考。紧接着,菲特(天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AI首席架构师田楷发表了题为《多模态大模型技术驱动的汽车工业质量管控创新》的演讲,详细阐述了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在汽车工业质量管控中的创新应用,展示了先进技术为汽车行业带来的变革潜力,引发了与会者的浓厚兴趣和深入思考。
在汽车制造企业介绍制造装备需求情况的环节中,各汽车制造企业代表纷纷发布采购需求,详细阐述了自身在生产过程中对制造装备的具体需求,包括设备性能、智能化程度、产能匹配等方面的要求,为制造技术与智能装备企业明确了产品研发和改进的方向。制造技术与智能装备企业也抓住机会,在随后的介绍环节中,全面展示了企业的技术实力、产品优势以及成功案例,向汽车制造企业充分展现了自身能够提供的优质解决方案。
大会的高潮出现在供需对接洽谈会环节。供需双方打破隔阂,进行自由洽谈对接。现场交流气氛热烈,企业代表们积极沟通,就合作意向、技术细节、价格条款等进行深入探讨,不少企业在现场达成了初步合作共识。会后,协会组织参会企业参观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同期举办的“2025第二十届中国(山东)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
此次供需对接大会的成功举办,为山东省汽车制造企业与生产技术装备企业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未来,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推进,有望进一步提升山东省汽车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推动汽车制造技术与智能装备水平迈向新高度。